|  | 
      
        | 基本规格 | 
      
        | 
          
            | 书名: | 画说中国历代甲胄 | 尺寸: | 28.5 × 21× 1.6 cm |  
            | 作者: | 陈大威 | 重量: | 1.02 kg |  
            | 作者完成时间: | 2008年2月24日 | 品牌: | - |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第一次印刷: | 2017年03月01日 |  
            | 页数: | 256页 | 出版日期: | 2017年03月01日 |  
            | 语种: | 简体中文 | 上架日期: | 2017年04月01日 |  
            | ISBN: | 9787122290519 | 定价 | 128元 |  | 
      
        | 内容介绍 | 
      
        | 
          
            |  |  |  
            |  |   新版《画说中国历代甲胄》在上一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每位武士的眼球,并且全书重新进行了排版设计。   对于中国甲胄的认识,人们对他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经常出现在戏曲、绘画、影视剧等作品中,陌生的是它在各时期真实的样子,它是什么样子的结构?它是如何穿戴在身上的呢?等等诸多的问题让我们想更多的了解它们。对于这些问题,目前虽然已经有很多内容严谨、科学的相关著作问世,但是这些著作大多以文字叙述为主,而且专业词汇很多,让普通大众难以接受。另外,在中国历朝历代保留下来的各类资料中,有些朝代资料丰富,有些朝代则资料匮乏,比如秦始皇陵的发现就给世人提供了比较完整而且可靠的研究依据,而有些朝代甚至没有实物出土过,所以大多著作没有办法详细的去解析它们,所以至今没有人能够给出既全面又完整的答案。
 本书在众多已有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的精心指点下,根据各个朝代的已知资料比例,加上了不同程度的推测来描绘各时期有代表性甲胄的结构和穿着,尽量使各个时期的甲胄都能全面、直观的展示出来。
 |  
            |  |  |  | 
      
        | 三大特点 | 
      
        | 
          
            |  |  |  
            |  | 1,图解:本书一改传统学术书以文字为主,内容专业性强,对大众来讲显得枯燥死板,不方便阅读等弊端,而采用让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全部图解方式来诠释中国古文化。 |  
            |  | 2,补遗:通过假设补全历史断档资料,完整并细致的勾画出每个朝代每种盔甲的形制、材质、工艺、结构、穿着方式。 |  
            |  | 3,精细:本书为了保持整体风格,包括说明性的历史资料也没有采用一副真实照片,而全部图片都采用矢量手绘制作,精细程度相当高,使得本书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收藏价值。 |  
            |  |  |  | 
      
        | 本书框架 | 
      
        | 
          
            |  |  
            |  |  
            | 本书从商代到清代,每个朝代例举出2~3个穿戴完整的武士形象,再根据穿戴在身上的每样物件逐个讲解,其中重要部分(如头盔和身甲)再进行拆分详细讲解。除了武士的甲胄部分还包括当时历史时期的服装服饰、鞋靴、皮具腰带等等。武士穿戴的所有装备都有其参考依据和来源说明,均采用考古、历史资料真实表现。其中少部分历史断代时期没有可考的真实资料就参考临近的前后朝代的资料,或者从邻国同时期资料参照,用假设的方式将其补齐。 |  
            |  |  | 
      
        | 同类比较 | 
      
        | 
          
            |  |  |  |  
            |  | 画说中国历代甲胄 | 传统甲胄学术书 |  
            | 文字阅读 |  |  |  
            | 直观理解 |  |  |  
            | 朝代完整 |  |  |  
            | 图解分析 |  |  |  
            | 解析深度 |  |  |  
            | 考古价值 |  |  |  
            | 学术价值 |  |  |  
            | 欣赏价值 |  |  |  
            | 收藏价值 |  |  |  
            | 参考价值 |  |  |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  | 
 | 作者:陈大威 1977年生于沈阳,现居北京。游戏制作人、跨界设计师、科普绘本类作家。 1995年毕业后从事广告行业。2001年至今先后在北京华义、搜狐等游戏公司任美术总监,从事网络游戏产品开发工作。出版有《画说中国历代甲胄》、《画说跑步那些事》等作品。  |  
              |  |  |  |  
              |  | 
 | 顾问:刘永华 1953年12月生于上海,1977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曾任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主任、支部书记,现任舞台美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有《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中国古代车舆马具》、《中国历代服饰集萃》等专著,发表过《中国古代的佩刀佩剑与佩带方法》、《中国古代的车战骑战与作战方法》等论文。 |  
              |  | 
 |  |  | 
      
        | 名家点评 | 
      
        | 
          
            
              |  |  |  |  
              | 
 | 
 | 大威编写这本书是一个贡献,它使相关的创作人员在有限的参考资料面前增添了很多新的图像。这些图像和由此产生的新的设计元素,将进一步强化古代军人形象的本土化,突出历史的真实风貌。 ——刘永华(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作者) |  
              |  |  |  |  
              | 
 | 
 | 这是一本我曾经无限期待但又觉得不可能有的书,至少是今天不可能有的书,因为把中国历代铠甲详尽图解还原是件不可想象的事。这本书再版,我想不出合适的推荐词,因为这是个诚惶诚恐的荣幸。 ——黄章晋 (著名学者,大象公会创始人) |  
              |  |  |  |  
              | 
 | 
 | 终于有了一本详尽、清晰、准确、系统介绍中国甲胄的工具书,让明光铠、山文甲、细鳞甲……这些听起来就无比炫酷名字与历史一一真实对映。 ——末那四季(中国著名手办雕塑艺术家,末那工作室创始人) |  
              |  |  |  |  
              | 
 | 
 | 大威兄的《图说中国历代甲胄》对于我等钟爱中国盔甲研究与复原工作的小孩儿来说,是一本宝典。中国盔甲在今天的世界,本就像海市蜃楼般渴望而不及,惶惶千年,除秦汉明清外,寻不到一叶甲片,那些壁画泥胎上记录的华美明光甚至开始被人怀疑只是虚妄。然而也总是有不甘心之人如我辈妄图重新刻画那个华美的梦,只有期望,同志大威,与他的著作,一路前行,行的更远些!!! ——陆明(中国著名画家、漫画家、插画家) |  
              |  |  |  |  
              | 
 | 
 | 差不多在十年前有幸看到这本书的雏形,这些年经过大威研究、斟酌,反复修改到最后定稿,就像见证一只鸟的生命,从破壳而出到羽翼丰满,如今再版,再次冲上云霄。为大威执着和坚定的工作态度由衷赞许。 ——张小白(中国著名插画家、漫画家) |  
              |  |  |  |  
              | 
 | 
 | 山河空寂寥,铁甲依旧在。横空出世于古铠甲资料匮乏时代的诚意之作,带我们回到那个金戈铁马的古中国。 ——黑暗王朝 (中国著名插画家,漫画家,电影美术师) |  
              |  |  |  |  
              | 
 | 
 | 知识的累积就如同穿上甲胄一般,一件件,一层层,逐步丰满,渐渐清晰,最终展示在众人面前那威风凌凌的铠甲也正如被大量知识武装后自信的样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优质资料书再版感到高兴和幸运,也由衷感谢大威为普及中国古代甲胄知识所做的努力。 ——熊猫超人 (中国著名插画家,漫画家,游戏制作人) |  | 
      
      
        |  |